水能資源的開發方式及水電站的基本類型
一、水能資源開發方式
(一)壩式開發
在河流峽谷處,攔河筑壩,壩前壅水,在壩址處集中落差形成水頭。
優點:筑壩形成水庫,可調節流量,電站引用流量大,電站規模也大,水能利用程度充分;
缺點:水頭受壩高限制,壩工程量大,形成水庫會造成庫區淹沒,投資大,工期長。
適用:河道坡降較緩,流量較大,有筑壩建庫條件的河段。
(二)引水式開發
在河流坡降較陡的河段上游,通過人工建造的引水道引水到河段下游集中落差,再經壓力管道,引水至廠房。
優點:形成水頭較高,無水庫,不會造成淹沒,工程量小,單位造價較低;
缺點:水量利用率及綜合利用價值較低,裝機規模相對前者較小。
適用:河道坡降較大、流量較小的山區河段。
(三)混合式開發
同時采用壩和引水道共同集中落差形成水頭的開發方式。
(四)潮汐水能開發
利用海洋漲、落潮形成的水位差引海水發電的方式。
二、水電站的基本類型
按水頭大。嚎煞譃楦咚^、中水頭和低水頭水電站。中國通常稱水頭大于70m為高水頭水電站,低于30m為低水頭水電站,30~70m為中水頭水電站。
按裝機容量大。嚎煞譃榇笮、中型和小型水電站。75萬kW以上:為大(1)型;75萬~25萬kW為大(2)型;25萬~2.5萬kW為中型;2.5萬~0.05萬kw為小(1)型;小于0.05萬kW為小(2)型。但統計上常將1.2萬kW以下作為小水電站。 按開發方式:可分為壩式水電站、引水式水電站和混合式水電站三種基本類型。
(一)、壩式水電站
用壩集中水頭的水電站稱為壩式水電站。
1、壩后式水電站
當水頭較大時,廠房本身抵抗不了水的推力,將廠房移到壩后,由大壩擋水。
壩后式水電站一般修建在河流的中上游,因為河流中上游一般為山區峽谷地段,允許有一定程度的淹沒,故可建高壩,此時集中的水頭較大,庫容較大,調節性能好。
圖1-4 壩后式水電站示意

圖1-5 萬家寨水電站
舉世矚目的三峽水電站也是壩后式水電站,其裝機容量為2240萬KW。

圖1-6 三峽水電站
(責任編輯:wzxny)